碧江:“四个统筹”推动“强村富民”走深走实
铜仁市“强村富民”三年行动实施以来,碧江区立足强基层组织、强集体经济,富农民“口袋”、富农民“脑袋”“两强两富”目标任务,强化党组织引领作用,以“高起点谋划、高质量运营、高水平保障、高标准推进”为抓手,全面推动“强村富民”行动走深走实。
强化区级统筹,高起点谋划
区级高位推动。碧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强村富民”工作,区委主要领导安排部署、审定方案,多次听取汇报、分析问题、推进情况。目前已召开全区“强村富民”行动大会3次、专题会议8次。成立全区“强村富民”行动工作专班,区委和政府分管领导任专班班长,从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抽调专人负责具体办公,健全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部门联合推动。印发《2023年度“强村富民”行动若干措施》,整合全区各部门资源,制定部门资源清单、履职清单,形成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明确71个区直部门联结61个建制村(社区)集体经济工作,从资金、项目、管理、销售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村(社区)协调解决困难问题300余个,落实协调帮扶资金3000余万元,争取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4400余万元。
分类定标推动。根据各村(社区)资源禀赋、发展成效等村情实际,将全区102个村(社区)划分为示范引领村、发展突破村、夯实基础村、薄弱提升村“四类村”。逐村分析研判、逐村制定目标、逐村制定举措,目前已指导各村(社区)完成制定“一村一策”,梳理务实可行的增收举措347条,为各村(社区)找准增收方向。
强化平台统筹,高质量运营
组建平台公司。成立区乡村产业集团,把国有企业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平台、抓手,市场化、公司化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高其带动能力和发展质量。目前已完成第一批村级固定资产资金投入到乡村产业集团,涉及产业项目165个、资金18371.26万元。
完善治理架构。围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及时组织各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章程进行修订完善,健全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依规完成16个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法人变更,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正常运行。以锦江街道为试点,组织辖区12个村(社区)发起成立贵州裕锦利民服务有限公司,统筹辖区现有资源,着重围绕房地产信息咨询、房屋拆迁、物业管理、房屋租赁等业务创造集体收入。
推动稳健经营。为抓好集体闲置资产盘活利用,提升村集体资产运营,积极探索管理自营、租赁运营、招商引资、以资抵债等“九个一批”方式盘活资产项目,目前已盘活村级闲置资产项目7个,盘活后将实现总产值3010万元,带动就业增收520万元。同时,积极推行耕、种、防、管、收和销售单环节、多环节或全程一体化综合农机社会化服务,全面提升集体经济发展市场竞争力,目前,已建设区域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1个,遴选社会化服务组织49个,共培育市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4家,建立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3个;种植蔬菜13.66万亩,新增粤港澳“菜篮子”蔬菜基地认证2个,发展仙草3万余亩。例如,瓦屋乡克兰寨村成立农机合作社,组成43台农机、3名机手的固定服务团队,实现司前坝区“耕、种、管、收”现代化农机全覆盖。
强化资源统筹,高水平保障
编制项目规划。以村为单位,围绕“5+2”特色优势产业,高标准编制《2021—2025年区、乡、村三级产业发展规划》,落实1个产业项目,发展1个主导产业和集体经济项目。各乡镇(街道)均发展形成了1-2个特色优势产业,每村实现1个及以上主导产业项目。积极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争取资金项目谋划申报,2023年全区申报获得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2个,总投资1065万元,获得资金1018万元,截至目前已发放劳务报酬68.51万元。
加大资金投入。整合财政涉农资金8323.3万元用于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村级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1000万元,鼓励10个村因地制宜发展集体产业。加大对普惠金融领域的信贷投放,协调辖区农业银行、农商银行开展“富民贷”“乡村振兴产业贷”等信贷产品投放贷款5930.37万元。
加强人才扶持。大力开展乡土人才储配、培育等工作,储备农村种植能手、养殖能手、技术推广能手等8个类别人才500名,开展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特色技能培训等各类培训4556人次,8名农村致富带头人获评2023年铜仁市农业农村乡土人才称号。印发《碧江区关于鼓励支持有关人员到基层一线干事创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鼓励企事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人员、村干部等优秀人员到一线干事创业,2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领办合作社,推动产业发展。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173名区级农技干部定点到村开展技术服务1000余人次。
强化党建统筹,高标准推进
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大力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以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年为抓手,制定村干部能力提升15条培育措施,通过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支书论坛”、学历提升、履职分析研判等系列措施,全面提升村干部履职能力。换届后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38.7岁;大专以上学历37名、占63%,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100%“一肩挑”。强化支部领办合作社,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按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加强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目前全区村党组织书记带头领办集体经济或专业合作社发展实体经济44人,将村干部培养成为有志气、有锐气、有底气、有地气、有正气的“五有”干部队伍。
发挥考核指挥作用。制定《碧江区“强村富民”考核实施方案》,将全区15个乡镇(街道)和102个村(社区)纳入考核对象,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考核结果评定分为“好”“一般”“差”3个等次。考核结果与综合考核、激励表彰、年终绩效挂钩,充分发挥“强村富民”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和助推器作用。
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坚持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原则,持续优化利益联结机制,明确集体经济收益用于公积公益性资金、村组干部报酬激励、困难群众慰问和公益性奖励等方面,按“保底+效益”分红模式将分配收益纳入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采用“5221”的分配比例每年将收益的50%用于村集体滚动资金,20%用于村集体分红(含脱贫户和监测帮扶对象),20%用于提取公积公益金,10%用于村民小组长报酬。目前累计完成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分红740.58万元。同时,落实村民委员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账管理制度,做到事权、财权分离。建立健全电子档案,规范村级集体经济档案管理,严格落实财务审批、公开公示制度,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在阳光下运行。(碧融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