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百场科普”点燃全民科学热情
2025年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毕节市紧扣全国科普月活动主题与地方实际,按照“普推、普及、普适、普惠”的“四普联动”思路,整合资源、下沉服务、创新形式、惠及民生,全市开展各类科普活动260余场,获中国科协推荐展示活动61场,占全省33%,位列全省第一,在全市掀起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科普热潮。
一是注重普推,汇聚科普宣传合力。依托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精准布局与科学规划活动计划,明确以“百场科普·燃动毕节”为地方特色主题,系统谋划十大系列百场重点活动。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原则,统筹20余家市直单位及9个县(市、区)科协力量,广泛动员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共同参与,构建全域联动的科普宣传大格局,市县20余家单位举办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暨广场科普秀,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开展“党建引领发展·科普提升素质”主题党日活动
二是注重普及,延伸科普宣传触角。搭建“线上+线下”宣传矩阵。横向上,通过“科普信息化、全域科普行”线上科普宣传行动,通过网站、电视、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各类媒体,高频次推送各类科普内容,推出科学常识、科技前沿、科技人物等科普宣传120余期,扩大科普覆盖范围。纵向上,以基层需求为导向,推动科普资源向农村、社区、学校等薄弱环节延伸。启动“科普骑兵下基层”行动,组织9辆科普大篷车深入乡镇、村社开展互动体验活动40场,通过机器人演示、科学实验、知识竞答等形式,惠及群众3.1万人次。

向学生进行机器人演示
三是注重普适,丰富科普宣传载体。针对不同群体特点,量身定制宣传形式和内容,提供优质多元科普服务。面向青少年,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节、研学夏令营及科学电影展映,开展“馆校携手启智·科技赋能未来”主题活动20余场、弘扬科学家精神巡回演讲活动29场次、“科技之光照未来”高校科协联合行动20余场、“光影科学梦”电影展映200余场。面向党员干部,将科普教育融入党建工作,开展“党建+科普”主题党日活动,探索将科技馆参观纳入干部培训课程,组织300余名党员干部走进科技馆、体验科技成果。面向普通群众,举办全民科学素质大赛,开办“专家讲科普”短视频栏目,推出医疗健康、交通安全等内容5期,举办全民科学素质大赛吸引超万人线上观看直播。

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巡回演讲活动
四是注重普惠,提升科普宣传效能。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科普宣传与产业发展、民生服务深度融合,让群众共享科技成果。组织“健康科普惠民生”行动,开展“健康毕节·医卫先锋”暨“杏林科普守健康·义诊服务惠民生”主题活动,以及“口腔健康行动”“先天性心脏病专项筛查”等科普及义诊活动,仅在威宁县就服务群众1000余人。深化“科技兴毕有我”品牌,宣传科技工作者事迹,并组织农业农村专家以“赶集日宣传+进村培训”模式,将农技科普送到群众家门口。

开展义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