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贵安: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造高品质生活
来源:贵阳门户网
作者:贵阳门户网
更新时间:2025-10-27
点击数:
近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连续举行“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贵阳贵安专场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贵阳贵安把解决城市高质量发展问题与群众高品质生活期待有机统一,持续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交出了城市高效能治理、经济高质量发展、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答卷。围绕“质、美、精、新、实”五个关键词,贵阳贵安五年来的发展可圈可点。

“十四五”期间,贵阳贵安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抓产业,做强工业,持续推动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经济总量由“十三五”末的4505.23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5777.41亿元,2025年预计将成功跨越6000亿元大关。全市工业支撑作用凸显,电子信息制造、装备制造、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健康医药、生态特色食品等六大重点产业蓬勃发展,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2024年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31.1%,工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支撑、第一动力。数字经济持续领跑,累计引进大型及以上数据(算力)中心26个,算力总规模突破100EFlops,智算占比超98%,成为全国算力规模最大、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贵安新区经济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国家级新区前列,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十四五”以来,贵阳贵安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核三心多组团”城市空间格局加快构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大规模实施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微改造“四改”工程,累计惠及42.34万户近150万市民。背街小巷、地下管网同步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交通体系全面升级,4条覆盖中心城区与贵安的地铁线日均载客量约70万人次,重要节假日日均载客量人次不断被刷新。新建道路与打通“断头路”畅通了城市“微循环”,人享其行、物流其畅的美好愿景成为城市发展实景。五年间,贵阳贵安年均新增常住人口约20万人,成功入列2024年全国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连续两年跻身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50强”。

五年来,贵阳贵安持续推动现代山地都市高效农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山地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加快推动,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63%。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加工转化率较“十三五”末大幅提升18个百分点,大幅提升了粮、菜、果、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保供能力,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更加安全和丰富。

“十四五”期间,贵阳贵安充分深挖文旅资源,持续打造多个人气旅游产业IP破圈出彩。魅力“爽爽贵阳”品牌持续擦亮,城市更新展现了精细功夫。A级以上景区达到45家,“六爽”城市的魅力与避暑旅居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今年,贵阳市青云市集游客量有望突破2000万人次,充满烟火气与现代感的太平路、民生路、新印1950等特色网红街区变身城市新地标。精彩纷呈的城市“路边音乐会”、民族团结大巡游、“贵马”“城超”等各种文体旅融合活动,发挥了城市文旅的创造性活力。2024年,贵阳贵安旅游总收入较2020年增长37.9% ,2025年这一数据有望实现新突破。目前,贵阳市成功获评全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最佳优质旅游城市”,上榜十大“大美之城”。

惠民以“实”,贵阳贵安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与民共享,以城市的“含绿量”支撑发展的“含金量”。五年来,贵阳贵安以优质的绿色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持续增进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感。目前,全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5.8%和7.9%。通过提升社保标准,办好民生实事,全力保障“老小低弱贫”,守牢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贵阳贵安扎实推动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和农村“两清两改两治理”、农村“五治”等,城市面貌得以改善,群众幸福感得到提升。五年间,贵阳贵安的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9%左右,森林覆盖率保持在55%以上,成功获评贵州省首个联合国“自然城市”的地级市 。成果满满的贵阳贵安“十四五”,为即将开启的“十五五”打下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